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胡枝子

            胡枝子
            (《救荒本草》)
            【異名】隨軍茶(《救荒本草》),牡荊、荊條、楚子(《盛京通志》),掃皮、胡枝條(《青島木本植物名錄》),杭子梢(《中國(guó)樹(shù)木分類(lèi)學(xué)》),蝦夷山蔌、胡枝花、鹿雞花、掃條(《國(guó)產(chǎn)牧草植物》),野花生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過(guò)山龍、羊角梢、豆葉柴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夜合草、假花生(《閩東本草》)。
            【來(lái)源】為豆科植物胡枝子的莖、葉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胡枝子
            灌木,高0.5~2米。3出復(fù)葉,小葉狹卵形、倒卵形或橢圓形,頂端小葉長(zhǎng)1.5~7厘米,闊1~4厘米。側(cè)小葉較小,基部漸狹或圓形,先端常為圓鈍頭,稍具短尖,全緣,上面綠色,無(wú)毛.下面色較淡,被疏柔毛,最后有時(shí)無(wú)毛??偁罨ㄐ蛞干蓤A錐花序狀,總花梗長(zhǎng)4~15厘米;小苞片狹卵形,長(zhǎng)1~1.5毫米,棕色,外面被白疏柔毛;萼長(zhǎng)4.5~5毫米,被疏柔毛,4裂,裂不及萼的1/2,其上面裂片再2裂,裂片常無(wú)毛,卵形或廣披針形;花冠紫色,比萼長(zhǎng)2.5~3倍;旗瓣卵圓形,一般較龍骨瓣為長(zhǎng);雄蕊10,兩體;雌蕊1,花柱內(nèi)彎。莢果斜倒卵形,有子房柄及短尖,多少被柔毛。花期7~8月。果期9~10月,
            生于山坡。分布東北、內(nèi)蒙古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           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(胡枝子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(zhuān)條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夏、秋季采。鮮用或切斷曬干。
           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槲皮素、山奈酚、三葉豆甙、異槲皮甙、葒草素、異葒草素。
            【藥理作用】同屬植物L(fēng)espedezacapitata含有能降低血膽甾醇、血氮水平的物質(zhì)。從其中提得的黃酮甙給腎病患者口服,可增加尿素及氯離子的排出;對(duì)Na+、K+的排出無(wú)影響,也無(wú)利尿作用。其莖及新鮮葉的醇提取物(不含鞣質(zhì)而含黃酮類(lèi)、生物堿),可作成注射劑而應(yīng)用于腎外性高血氮癥、慢性腎炎、多囊性腎病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甘,平。
           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,平,無(wú)毒。"
            ②《閩東本草》:"味微苦,性平。"
            【歸經(jīng)】《閩東本草》:"入心、肝二經(jīng)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潤(rùn)肺清熱,利水通淋。治肺熱咳嗽,百日咳,鼻衄,淋病。
           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潤(rùn)肺解熱,利水通淋。"
            ②《閩東本草》:"筋益腎,健脾祛濕。治頭暈,脫力,蛇傷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qián)(鮮者1~2兩)。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肺熱咳嗽,百日咳:胡枝子鮮全草一至二兩,冰糖五錢(qián)。酌沖開(kāi)水燉一小時(shí)服,日服三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            ②治鼻衄:胡枝子和冰糖燉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            ③治小便淋瀝:胡枝子鮮全草一至二兩,車(chē)前草五至八錢(qián),冰糖-兩。酌加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            清空輸入框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