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斑葉蘭

            斑葉蘭
           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            【異名】銀線盆(《峨嵋藥植》),九層蓋、野洋參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小將軍(《浙江中藥資源名錄》),小葉青、麻葉青、竹葉青、蘄蛇藥、尖葉山蝴蝶、竹葉小青、肺角草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,滴水珠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
            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大斑葉蘭或小斑葉蘭的全草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大斑葉蘭
            多年生草本。莖高12~25厘米,基部有肉質(zhì)匍匐根莖。葉互生于莖下部,狹卵形或卵形,長2~5厘米,寬1~2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圓形至淺心形,具灰白色網(wǎng)狀紋;葉柄基部具膜質(zhì)鞘。花梗有2~3枚鱗片,基部鞘狀,總狀花序具花5~12朵,偏于一側(cè),有腺毛;苞片卵狀披針形;花白色或帶微紅;萼片卵狀披針形,急尖,長8~11毫米;花瓣卵狀倒披針形,急尖,唇瓣與萼片等長,基部膨大成半球形的囊,囊內(nèi)有毛,先端具長圓狀披針形的長喙;花柱短,藥直立,花粉塊2,附著在花柱頂端的蕊喙上。蒴果長8~12毫米?;ㄆ?~9月。
            生于山谷、山坡、林下陰濕處。分布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廣東、福建等地。
            ②小斑葉蘭
            多年生草本,比前種較小。莖高10~20厘米。葉3~7枚互生于莖下部,卵形、卵狀橢圓形,長1~2.5厘米,寬7~18毫米,先端銳尖或稍鈍,基部圓乃至寬楔形。花梗具1~3枚鞘狀鱗片;總狀花序頂生,有毛;花白色或黃白色;萼片三角狀卵形,長約4~5毫米;花瓣倒披針形,唇瓣與萼片等長,先端長喙狹而彎曲。
            生于山谷林下。分布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及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            本植物的根莖及根(斑葉蘭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。鮮用或曬干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味甘,性溫,無毒。"
            ②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"甘辛,溫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毒,活血止痛,軟堅(jiān)散結(jié)。治氣管炎,骨節(jié)疼痛,跌打損傷,瘰疬,癰腫瘡癤。
            ①《峨嵋藥植》:"浸酒服,治跌打損傷。"
            ②《蘇南種子植物手冊》:"治毒蛇咬傷。"
            ⑧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清熱解毒,消炎退腫。治毒蛇咬傷,癰腫瘡癤,肺病咳嗽,氣管炎。"
            ④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"軟堅(jiān)散結(jié)。治瘰疬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鮮者1~2兩;搗汁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肺病咳嗽:斑葉蘭五錢,燉肉吃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            ②治氣管炎:鮮斑葉蘭一至二錢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            ③治骨節(jié)疼痛,不紅不腫者:斑葉蘭搗爛,用酒炒熱,外包痛處(小兒用淘米水代酒)。每日一換。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            ④治毒蛇咬傷,癰腫癤瘡:鮮斑葉蘭搗爛外敷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