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土香薷

            土香薷
            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            【別名】小葉薄荷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滿坡香、野荊芥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白花茵陳、香草(《江西中藥》),五香草、山薄荷、暑草、對(duì)葉接骨丹(《陜西植藥調(diào)查》),土茵陳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
            【來(lái)源】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牛至
            多年生草本,直立,高25~50厘米,有分枝。莖基部木質(zhì)化,光滑,呈圓柱形,上部方形,表面淺棕紫色,有細(xì)絨毛,具節(jié)。葉對(duì)生,卵圓形,長(zhǎng)1~3厘米,寬6~15毫米,先端鈍,基部圓形,或?qū)捫ㄐ?,全緣,兩面均有腺點(diǎn)和細(xì)毛;葉柄長(zhǎng)2~5毫米?;▋尚?,輪生2花,密集成頂生的穗狀傘房花序;苞片有短柄,卵圓形,兩面均有細(xì)毛;花萼圓筒狀,長(zhǎng)2.3毫米,具5齒和脈紋15條,外面和齒緣上有毛,內(nèi)有腺點(diǎn);花冠粉紅色,上面有細(xì)毛和腺點(diǎn),2唇,上唇直立,頂端有微凹,下唇3裂;雄蕊4,著生于冠筒喉部;花柱頂端2裂。小堅(jiān)果4枚,褐色,光滑。花期7~10月。果期10~11月。
            生長(zhǎng)于山坡草地、路邊或山谷。全國(guó)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7~8月開(kāi)花前采收地上部分,曬干或鮮用。
            【藥材】干燥全草,帶根或不帶根,長(zhǎng)約30~40厘米,莖粗約2~3毫米,表面灰綠色,微顯棕紫色,密被毛茸,節(jié)明顯,節(jié)間長(zhǎng)2~3厘米;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,黃綠色。葉皺縮,綠色,完整者為卵圓形,表面有短小毛茸。多無(wú)花序。氣微香。以葉多、色綠,無(wú)花序,去根者為佳。
            主產(chǎn)江西、湖南、云南、四川。此外,廣西、甘肅、貴州,陜西等地亦產(chǎn)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性涼,味辛,無(wú)毒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解表,理氣,化濕。治傷風(fēng)感冒,發(fā)熱,嘔吐,胸膈脹滿,腹瀉,黃疸,小兒疳積。
            ①《貴州民間藥物》:"去皮膚濕熱,解表,止痛,治傷風(fēng)發(fā)熱,止嘔吐。"
            ②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治黃疸,疳積,小兒熱瀉,水腫。"
            ③《陜西中草藥》:"活血祛瘀,止痛生肌,通竅利膈,調(diào)經(jīng)。治跌打損傷,骨折,胸膈脹滿,崩漏,白帶。"
            ④《貴州草藥》:"解表,理氣,利濕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6錢。外用:煎水洗。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皮膚濕熱瘙癢:土香薷(鮮草)半斤,熬水沐浴。
            ②治傷風(fēng)發(fā)熱,鼻塞,咳嗽或嘔吐:滿坡香(干)三錢,紫蘇二錢,枇杷葉(干)二錢,燈心草一錢。煎服,一日三次,一次二酒杯。
            ③治氣阻食滯:滿坡香、閻王刺各四錢,土柴胡、走游草、土升麻、香樟根、茴香根各三錢。水煎服,每日三次。(①方以下出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            ④治白帶:五香草、硫黃各三錢。水煎服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
            清空輸入框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