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泥胡菜

            泥胡菜
            (《救荒本草》)
            【異名】苦馬菜、牛插鼻(《質(zhì)問本草》),石灰菜(《江蘇野生食用植物》),糯米菜、貓骨頭(《貴州草藥》)。
           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泥胡菜
            二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,具肉質(zhì)圓錐形的根。莖直立,具縱紋,光滑或有白色絲狀毛?;~具柄,倒披針狀橢圓形,長7~21厘米,羽狀分裂,先端裂片較大,三角形,有時3裂,兩側裂片7~8對,長橢圓狀倒披針形,下面有白色絲狀毛;中部葉橢圓形,先端漸尖,羽狀分裂,無柄;上部葉線狀披針形至線形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總苞球形,長12~14毫米,寬18~22毫米;苞片5~8層,外層苞片卵形,中層苞片橢圓形,內(nèi)層苞片線狀披針形,各層苞片背面尖端下具紫紅色雞冠狀小片1枚。管狀花紫紅色,長13~14毫米。瘦果橢圓形,長2.5毫米,具縱棱,冠毛白色,2列。花期5~6月。
            生于路旁荒地或水塘邊。我國分布甚廣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集,洗凈,曬干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苦,涼。
            ①《質(zhì)問本草》:"性寒。"
            ②《貴州草藥》:"性涼,味微苦。"
            ③《河南中草藥手冊》:"辛,平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清熱解毒,消腫祛瘀。治痔漏,癰腫疔瘡,外傷出血,骨折。
            ①《質(zhì)問本草》:"煎湯,洗大腸痔漏。"
            ②《貴州草藥》:"清熱解毒,祛瘀生肌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各種瘡瘍:泥胡菜、蒲公英各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河南中草藥手冊》)
            ②治疔瘡:糯米菜根、乞麻根、折耳根各適量,搗絨敷患處。
            ③治乳癰:糯米菜葉、蒲公英各適量。搗絨外敷。
            ④治刀傷出血:糯米菜葉適量。搗絨敷傷處。
            ⑤治骨折:糯米菜葉適量。搗絨包骨折處。(②方以下出《貴州草藥》)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