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白花菜

            白花菜
            (汪穎《食物本草》)
            【異名】羊角菜(《綱目》),屢析草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。
            【來源】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花菜
            一年生草本,有惡臭。莖多分枝,高達(dá)1米,密被粘性腺毛。掌狀復(fù)葉,互生;葉柄長3~7厘米;小葉5片,倒卵形或菱狀倒卵形,長2.5~5厘米,寬1~2厘米,先端銳或鈍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細(xì)齒,上面無毛,下面葉脈上微有毛??偁罨ㄐ蝽斏换ㄓ泄?,基部有葉狀苞片3;萼片4,卵形,先端尖;花瓣4,倒卵形,長約1厘米,寬約5毫米,有長爪,白色或帶紫色;雄蕊6,花絲下部附著于雌蕊的子房柄上;雌蕊子房有長柄,突出花瓣之上,1室,花柱短,柱頭扁頭狀。蒴果長角狀,長5~10厘米,先端有宿存柱頭。種子腎臟形,寬約1毫米,黑褐色,中部微陷,表面有突起的皺褶狀膜?;ㄆ?~8月。果期6~9月。
            生長于荒地,或栽培于庭園。分布河北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廣西、臺灣、云南、貴州、廣東等地。
            本植物的種子(白花菜子)、根(白花菜根)亦供藥用,各詳專條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夏季采收。
           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含辛味揮發(fā)油,與大蒜油,芥子油相似。
            【藥理作用】葉有抗刺激作用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辛甘,溫。
            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味甜,性平。"
            ②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"苦辛甘,溫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治風(fēng)濕痹痛,跌打損傷,瘧疾,痢疾,白帶,痔瘡。
            ①汪穎《食物本草》:"下氣。"
            ②《綱目》:"煎水洗痔;搗爛敷風(fēng)濕痹痛;擂酒飲,止瘧。"
            ③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治跌打,理蛇咬傷。"
            ④《中國藥植圖鑒》:"止下痢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煎水洗或搗敷。
            【宜忌】汪穎《食物本草》:"多食動風(fēng)氣,滯臟腑,令人胃中悶滿,傷脾。"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男子下消,女人白帶:白花菜嫩葉半兩,洗凈,切碎,和豬小腸或冰糖,水適量燉服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            ②治痔瘡:白花菜洗凈,水酌量,煎數(shù)沸,洗患處。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
            【中毒】白花菜一次食用多量,或少量多次食用后易引起中毒。曾有6例食用白花菜后12小時左右,先后發(fā)生頭暈,惡心,嘔吐,多汗,視物模糊,四肢麻木等。其中3例病情較重,發(fā)現(xiàn)瞳孔散大,對光反應(yīng)遲鈍;腹微隆起,腸鳴音減弱。經(jīng)常規(guī)處理,3天后恢復(fù)。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