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小草烏

            小草烏
            (《云南中草藥》)
            【異名】云南飛燕草、倒捉壺(《貴州草藥》),雞腳草烏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,細草烏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            【來源】為毛茛科植物云南翠雀花或滇北翠雀花的塊根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云南翠雀花,又名:月下參(《滇南本草》)。
            多年生宿根草本,莖高40~90厘米。塊根肉質肥厚,黃褐色。莖草質,纖細,多分枝,下部有柔毛,上部無毛,分枝,約生4葉,莖下部葉具長柄;葉片五角形,長3.6~5.8厘米,寬5.5~10厘米,3~5裂,每一裂片又有2~3淺裂;2回裂片狹三角形或披針形,疏生柔毛??偁罨ㄐ蝽斏?,狹長,具3~10花;花藍紫色,左右對稱;萼片5,倒卵形,距鉆形;花瓣2,有距;雄蕊多數(shù);心皮3。甚果長1~1.5厘米。種子金字塔形,沿棱生狹翅。花期夏季。
            生于山坡草地、灌木叢中潮濕地。分布云南、貴州等地。
            ②滇北翠雀花
            多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。根須狀。莖直立,有反曲的短硬毛,等距地生葉。莖下部葉具長柄;葉片輪廓五角形,長4.5~6厘米,寬7.5~11厘米,基部深心形,3深裂,裂片邊緣具小裂片和牙齒。總狀花序狹長,頂生或近頂生;花序軸和花梗被反曲的白色短毛和伸展的黃色腺毛;小苞片與花鄰接或近鄰接,披針形;萼片5,紫藍色,橢圓形,長1~1.2厘米,距鉆形,長1.6~2.1厘米;退化雄蕊2,瓣片藍色,2裂,有白色髯毛;雄蕊多數(shù);心被3。種子密生鱗狀橫翅。
            生于山坡、荒地或疏林中。分布云南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挖。放于熱灰中炮制后,用開水洗凈去皮,切片曬干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辛苦,溫。有毒。
            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溫熱,味苦。"
            ②《云南中草藥》:"微麻苦,溫,有毒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驅風除濕,散寒止痛,通絡散瘀。治風濕關節(jié)痛,胃寒疼痛,跌打損傷。
            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胃氣疼痛,開胃健脾,止面寒、背寒,胸膈噎食,痞滿疳疾,左右脅窟,嘔吐作酸。"
            ②《云南中草藥》:"祛風燥濕,止痛定驚。治風濕疼痛,小兒驚風,小兒肺炎,癲癇,蛔蟲,胃痛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~2錢;研末服1~2分;或浸酒。外用:研末調敷。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風濕關節(jié)痛:倒提壺一兩。泡酒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            ②治跌打損傷,風濕肌痛,胃腸痛,慢性支氣管炎:小草烏干粉一至二分,吞服;或一至二錢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            ③治胃寒痛:小草烏一兩,小楠木香五錢。研末,酒送服,每服三分。
            ④治臁瘡,疥癩瘡毒:小草烏配藥水煎服;生小草烏配等分藜蘆,共研末,用麻油或蜂蜜調勻外搽臁瘡。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