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金盞菊

            金盞菊
            (《福建中草藥》)
            【異名】大金盞花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水漲菊、山金菊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
            【來源】為菊科植物金盞菊的花、根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金盞菊
           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,高33~48厘米,全株有短毛。莖有縱棱。葉互生,長2.2~7.8厘米,質(zhì)細(xì)嫩,長倒卵形,淡綠色,無葉柄。頭狀花序,直徑3.3~7.8厘米;花異性,放射狀;緣花舌狀,1~2列,黃色或橙色,盤花不實(shí);總苞闊,苞片1~2列。瘦果禿凈,無冠毛。
            四川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福建等地均有栽培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秋季或第2年春采花及根,鮮用或曬干備用。
           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花含類胡蘿卜素約3%,中有番茄烴、蝴蝶梅黃素、毛茛黃素、玉紅黃質(zhì)等;尚含揮發(fā)油約0.02%,樹脂約3.44%,粘液質(zhì)約4%,蘋果酸約6.84%,十五酸,微量水楊酸,少量生物堿和具有一種有機(jī)物質(zhì)的酶。根含三萜皂甙。地上部分含苦味質(zhì)、由齊墩果酸和葡萄糖醛酸組成的皂甙、三萜成分山金車二醇等;尚含鞣質(zhì)約6.45%。種子含脂肪油,主為月桂酸和棕櫚酸的甘油酯;其不皂化部分中含蠟醇和甾醇,還含生物堿。
            【藥理作用】花、葉有消炎、抗菌作用,特別是對葡萄球菌、鏈球菌效果較好。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。在堿性環(huán)境中,效果較好。動物試驗(yàn)證明,花提取物對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有鎮(zhèn)靜作用,降低反射興奮性;靜脈注射可引起血壓降低,增強(qiáng)心臟活動,增大心跳振幅,減慢心率,促進(jìn)狗的膽汁分泌,加速創(chuàng)傷愈合。歐洲民間外用于皮膚、粘膜的各種炎癥,亦可內(nèi)服治各種炎癥及潰瘍(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胃炎、肝膽疾患等)。用于消化道癌腫可減輕中毒癥狀、改善食欲、睡眠等,亦有用于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者。酊劑在試管中對病毒有殺滅作用,但對小鼠用A2Frunzefluvirus產(chǎn)生的病毒性肺炎,未顯示治療效果。葉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(凝血酶元時(shí)間縮短),但此與其中所含的鞣質(zhì)和鈣鹽有關(guān)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淡,平。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根:行氣活血?;ǎ簺鲅寡?。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胃寒痛:金盞菊鮮根一至二兩。水煎或酒、水煎服。
            ②治疝氣:金盞菊鮮根二至四兩。酒、水煎服。
            ③治百瘕:金盞菊干根一至二兩。酒、水煎服。
            ④治腸風(fēng)便血:金盞菊鮮花十朵,酌加冰糖。水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