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卷134李頎

            類型:古代詩詞-全唐詩

            卷一百三十四
            卷134_1 「塞下曲」李頎
            少年學(xué)騎射,勇冠并州兒。直愛出身早,邊功沙漠垂。
            戎鞭腰下插,羌笛雪中吹。膂力今應(yīng)盡,將軍猶未知。
            卷134_2 「寄鏡湖朱處士」李頎
            澄霽晚流闊,微風(fēng)吹綠蘋.鱗鱗遠(yuǎn)峰見,淡淡平湖春。
            芳草日堪把,白云心所親。何時(shí)可為樂,夢(mèng)里東山人。
            卷134_3 「宴陳十六樓(樓枕金谷)」李頎
            西樓對(duì)金谷,此地古人心。白日落庭內(nèi),黃花生澗陰。
            四鄰見疏木,萬井度寒砧。石上題詩處,千年留至今。
            卷134_4 「送相里造入京」李頎
            子月過秦正,寒云覆洛城。嗟君未得志,猶作苦辛行。
            暖酒嫌衣薄,瞻風(fēng)候雨晴。春官含笑待,驅(qū)馬速前程。
            卷134_5 「送錢子入京」李頎
            夜夢(mèng)還京北,鄉(xiāng)心恨搗衣。朝逢入秦使,走馬喚君歸。
            驛路清霜下,關(guān)門黃葉稀。還家應(yīng)信宿,看子速如飛。
            卷134_6 「送綦毋三寺中賦得紗燈」李頎
            禪室吐香燼,輕紗籠翠煙。長繩掛青竹,百尺垂紅蓮。
            熠爚眾星下,玲瓏雙塔前。含光待明發(fā),此別豈徒然。
            卷134_7 「送人尉閩中」李頎
            可嘆芳菲日,分為萬里情。閶門折垂柳,御苑聽殘鶯。
            海戍通閩邑,江航過楚城??托木獑枺翰菔峭醭?。
            卷134_8 「送人歸沔南」李頎
            梅花今正發(fā),失路復(fù)何如。舊國云山在,新年風(fēng)景馀。
            春饒漢陽夢(mèng),日寄武陵書??杉疵鲿r(shí)老,臨川莫羨魚。
            卷134_9 「送盧逸人」李頎
            洛陽為此別,攜手更何時(shí)。不復(fù)人間見,只應(yīng)海上期。
            清谿入云木,白首臥茅茨。共惜盧敖去,天邊望所思。
            卷134_10 「送顧朝陽還吳」李頎
            寂寞俱不偶,裹糧空入秦?;峦疽芽勺R(shí),歸臥包山春。
            舊國指飛鳥,滄波愁旅人。開樽洛水上,怨別柳花新。
            卷134_11 「送竇參軍」李頎
            城南送歸客,舉酒對(duì)林巒。暄鳥迎風(fēng)囀,春衣度雨寒。
            桃花開翠幕,柳色拂金鞍。公子何時(shí)至,無令芳草闌。
            卷134_12 「望秦川」李頎
            秦川朝望迥,日出正東峰。遠(yuǎn)近山河凈,逶迤城闕重。
            秋聲萬戶竹,寒色五陵松??陀袣w歟嘆,凄其霜露濃。
            卷134_13 「晚歸東園」李頎
            荊扉帶郊郭,稼穡滿東菑。倚杖寒山暮,鳴梭秋葉時(shí)。
            回云覆陰谷,返景照霜梨。澹泊真吾事,清風(fēng)別自茲。
            卷134_14 「覺公院施鳥石臺(tái)」李頎
            石臺(tái)置香飯,齋后施諸禽。童子亦知善,眾生無懼心。
            苔痕蒼曉露,盤勢(shì)出香林。錫杖或圍繞,吾師一念深。
            卷134_15 「籬筍」李頎
            東園長新筍,映日復(fù)穿籬。迸出依青嶂,攢生伴綠池。
            色因林向背,行逐地高卑。但恐春將老,青青獨(dú)爾為。
            卷134_16 「達(dá)奚吏部夫人寇氏挽歌」李頎
            存歿令名傳,青青松柏田。事姑稱孝婦,生子繼先賢。
            露濕銘旌重,風(fēng)吹鹵簿前。陰堂從此閉,誰誦女師篇。
            卷134_17 「寄司勛盧員外」李頎
            流澌臘月下河陽,草色新年發(fā)建章。秦地立春傳太史,
            漢宮題柱憶仙郎。歸鴻欲度千門雪,侍女新添五夜香。
            早晚薦雄文似者,故人今已賦長楊。
            卷134_18 「寄綦毋三」李頎
            新加大邑綬仍黃,近與單車去洛陽。顧眄一過丞相府,
            風(fēng)流三接令公香。南川粳稻花侵縣,西嶺云霞色滿堂。
            共道進(jìn)賢蒙上賞,看君幾歲作臺(tái)郎。
            卷134_19 「送魏萬之京」李頎
            朝聞?dòng)巫映x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。鴻雁不堪愁里聽,
            云山?jīng)r是客中過。關(guān)城樹色催寒近,御苑砧聲向晚多。
            莫見長安行樂處,空令歲月易蹉跎。
            卷134_20 「送李回」李頎
            知君官屬大司農(nóng),詔幸驪山職事雄。歲發(fā)金錢供御府,
            晝看仙液注離宮。千巖曙雪旌門上,十月寒花輦路中。
            不睹聲明與文物,自傷流滯去關(guān)東。
            卷134_21 「宿瑩公禪房聞梵」李頎
            花宮仙梵遠(yuǎn)微微,月隱高城鐘漏稀。夜動(dòng)霜林驚落葉,
            曉聞天籟發(fā)清機(jī)。蕭條已入寒空靜,颯沓仍隨秋雨飛。
            始覺浮生無住著,頓令心地欲皈依。
            卷134_22 「題璿公山池」李頎
            遠(yuǎn)公遁跡廬山岑,開士幽居祇樹林。片石孤峰窺色相,
            清池皓月照禪心。指揮如意天花落,坐臥閑房春草深。
            此外俗塵都不染,惟馀玄度得相尋。
            卷134_23 「題盧五舊居」李頎
            物在人亡無見期,閑庭系馬不勝悲。窗前綠竹生空地,
            門外青山如舊時(shí)。悵望秋天鳴墜葉,巑岏枯柳宿寒鴟。
            憶君淚落東流水,歲歲花開知為誰。
            卷134_24 「贈(zèng)別張兵曹」李頎
            漢家蕭相國,功蓋五諸侯。勛業(yè)河山重,丹青錫命優(yōu)。
            君為禁臠婿,爭看玉人游。荀令焚香日,潘郎振藻秋。
            新成鸚鵡賦,能衣鹔鹴裘。不憚軒車遠(yuǎn),仍尋薜荔幽。
            苑梨飛絳葉,伊水凈寒流。雪滿故關(guān)道,云遮祥鳳樓。
            一身輕寸祿,萬物任虛舟。別后如相問,滄波雙白鷗。
            卷134_25 「宿香山寺石樓」李頎
            夜宿翠微半,高樓聞暗泉。漁舟帶遠(yuǎn)火,山磬發(fā)孤煙。
            衣拂云松外,門清河漢邊。峰巒低枕席,世界接人天。
            靄靄花出霧,輝輝星映川。東林曙鶯滿,惆悵欲言旋。
            卷134_26 「圣善閣送瑁磋開入京」李頎
            云華滿高閣,苔色上鉤欄。藥草空階靜,梧桐返照寒。
            清吟可愈疾,攜手暫同歡。墜葉和金磬,饑烏鳴露盤。
            伊流惜東別,灞水向西看。舊托含香署,云霄何足難。
            卷134_27 「奉送漪叔游潁川兼謁淮陽太守」李頎
            罷吏今何適,辭家方獨(dú)行。嵩陽入歸夢(mèng),潁水半前程。
            聞道淮陽守,東南臥理清??S觀政日,人馬望鄉(xiāng)情。
            疊嶺雪初霽,寒砧霜后鳴。臨川嗟拜手,寂寞事躬耕。
            卷134_28 「二妃廟送裴侍御使桂陽」李頎
            沅上秋草晚,蒼蒼堯女祠。無人見精魄,萬古寒猿悲。
            桂水身歿后,椒漿神降時(shí)。回云迎赤豹,驟雨颯文貍。
            受命出炎海,焚香征楚詞。乘驄感遺跡,一吊清川湄。
            卷134_29 「送暨道士還玉清觀」李頎
            仙宮有名籍,度世吳江濆。大道本無我,青春長與君。
            中州俄已到,至理得而聞。明主降黃屋,時(shí)人看白云。
            空山何窈窕,三秀日氛氳。遂此留書客,超遙煙駕分。
            卷134_30 「送劉主簿歸金壇」李頎
            與子十年舊,其如離別何?;掠梧徆蕠?,歸夢(mèng)是滄波。
            京口青山遠(yuǎn),金陵芳草多。云帆曉容裔,江日晝清和。
            縣郭舟人飲,津亭漁者歌。茅山有仙洞,羨爾再經(jīng)過。
            卷134_31 「送盧少府赴延陵」李頎
            問君從宦所,何日府中趨。遙指金陵縣,青山天一隅。
            行人懷寸祿,小吏獻(xiàn)新圖。北固波濤險(xiǎn),南天風(fēng)俗殊。
            春江連橘柚,晚景媚菰蒲。漠漠花生渚,亭亭云過湖。
            灘沙映村火,水霧斂檣烏。回首東門路,鄉(xiāng)書不可無。
            卷134_32 「送皇甫曾游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」李頎
            峴山枕襄陽,滔滔江漢長。山深臥龍宅,水凈斬蛟鄉(xiāng)。
            元?jiǎng)P春秋傳,昭明文選堂。風(fēng)流滿今古,煙島思微茫。
            白雁暮沖雪,青林寒帶霜。蘆花獨(dú)戍晚,柑實(shí)萬家香。
            舊國欲茲別,輕舟眇未央。百花亭漫漫,一柱觀蒼蒼。
            按俗荊南牧,持衡吏部郎。逢君立五馬,應(yīng)醉習(xí)家塘。
            卷134_33 「龍門送裴侍御監(jiān)五嶺選」李頎
            萬里番禺地,官人繼帝憂。君為柱下史,將命出東周。
            歇馬傍川路,張燈臨石樓。棱棱靜疏木,濞濞響寒流。
            榔葉四荒外,梅花五嶺頭。明珠尉佗國,翠羽夜郎洲。
            夷俗富珍產(chǎn),土風(fēng)資宦游。心清物不雜,弊革事無留。
            舉善必稱最,持奸當(dāng)去尤。何辭桂江遠(yuǎn),今日用賢秋。
            卷134_34 「送喬琳」李頎
            草綠小平津,花開伊水濱。今君不得意,孤負(fù)帝鄉(xiāng)春。
            口不言金帛,心常任屈伸。阮公惟飲酒,陶令肯羞貧。
            陽羨風(fēng)流地,滄江游寓人。菱歌五湖遠(yuǎn),桂樹八公鄰。
            青鳥迎孤棹,白云隨一身。潮隨秣陵上,月映石頭新。
            未可逃名利,應(yīng)須在縉紳。汀洲芳杜色,勸爾暫垂綸。
            卷134_35 「題少府監(jiān)李丞山池」李頎
            能向府亭內(nèi),置茲山與林。他人骕骦馬,而我薜蘿心。
            雨止禁門肅,鶯啼官柳深。長廊閟軍器,積水背城陰。
            窗外王孫草,床頭中散琴。清風(fēng)多仰慕,吾亦爾知音。
            卷134_36 「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」李頎
            僧房來往久,露井每同觀。白石抱新甃,蒼苔依舊欄。
            空瓶宛轉(zhuǎn)下,長綆轆轤盤。境界因心凈,泉源見底寒。
            鐘鳴時(shí)灌頂,對(duì)此日閑安。
            卷134_37 「魏倉曹宅各賦一物得當(dāng)軒石竹」李頎
            羅生殊眾色,獨(dú)為表華滋。雖雜蕙蘭處,無爭桃李時(shí)。
            同人趨府暇,落日后庭期。密葉散紅點(diǎn),靈條驚紫蕤。
            芳菲看不厭,采摘愿來茲。
            卷134_38 「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」李頎
            云陰帶殘日,悵別此何時(shí)。欲望黃山道,無由見所思。
            卷134_39 「寄韓鵬」李頎
            為政心閑物自閑,朝看飛鳥暮飛還。
            寄書河上神明宰,羨爾城頭姑射山。
            卷134_40 「百花原(一作王昌齡《出塞行》)」李頎
            百花原頭望京師,黃河水流無已時(shí)。
            窮秋曠野行人絕,馬首東來知是誰。
            卷134_41 「遇劉五」李頎
            洛陽一別梨花新,黃鳥飛飛逢故人。
            攜手當(dāng)年共為樂,無驚蕙草惜殘春。
            卷134_42 「送崔嬰赴漢陽」李頎
            中外相連弟與兄,新加小縣子男名。
            才年三十佩銅印,知爾弦歌漢水清。
            卷134_43 「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」李頎
            吏部明年拜官后,西城必與故人期。
            寄書春草年年色,莫道相逢玉女祠。
            卷134_44 「野老曝背」李頎
            百歲老翁不種田,惟知曝背樂殘年。
            有時(shí)捫虱獨(dú)搔首,目送歸鴻籬下眠。
            卷134_45 「送東陽王太守(末缺)」李頎
            江皋杜蘅綠,芳草日遲遲。檜楫今何去,星郎出守時(shí)。
            彤襜問風(fēng)俗,明主寄惸嫠。令下不徒爾,人和當(dāng)在茲。
            昔年經(jīng)此地,微月有佳期。洞口桂花白,巖前春草滋。
            素沙靜津?yàn)|,青壁帶川坻。野鶴每孤立,林鼯常晝悲。
            卷134_46 「詠張諲山水(末缺)」李頎
            小山破體閑支策,落日梨花照空壁。
            詩堪記室妒風(fēng)流,畫與將軍作勍敵。
            卷134_47 「失題(末缺)」李頎
            紫極殿前朝伏奏,龍華會(huì)里日相望。
            別離歲歲如流水,誰辨他鄉(xiāng)與故鄉(xiāng)。
            清空輸入框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