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卷652方干

            類型:古代詩詞-全唐詩

            卷六百五十二
            卷652_1 「贈(zèng)天臺(tái)葉尊師」方干
            莫見平明離少室,須知薄暮入天臺(tái)。常時(shí)愛縮山川去,
            有夜自攜星月來。靈藥不知何代得,古松應(yīng)是長(zhǎng)年栽。
            先生暗笑看棋者,半局棋邊白發(fā)催。
            卷652_2 「寄臺(tái)州孫從事百篇(登第初授華亭尉)」方干
            圣世科名酬志業(yè),仙州秀色助神機(jī)。梅真入仕提雄筆,
            阮瑀從軍著彩衣。晝寢不知山雪積,春游應(yīng)趁夜潮歸。
            相思莫訝音書晚,鳥去猶須疊日飛。
            卷652_3 「送睦州侯郎中赴闕」方干
            昔著政聲聞國外,今留儒術(shù)化江東。青云舊路歸仙掖,
            白鳳新詞入圣聰。弦管未知銀燭曉,旌旗已侍錦帆風(fēng)。
            郡人難議酬恩德,遍在三年禮遇中。
            卷652_4 「朱秀才庭際薔薇」方干
            繡難相似畫難真,明媚鮮妍絕比倫。露壓盤條方到地,
            風(fēng)吹艷色欲燒春。斷霞轉(zhuǎn)影侵西壁,濃麝分香入四鄰。
            看取后時(shí)歸故里,庭花應(yīng)讓錦衣新。
            卷652_5 「登龍瑞觀北巖」方干
            縱目下看浮世事,方知峭崿與天通。湖邊風(fēng)力歸帆上,
            嶺頂云根在雪中。促韻寒鐘催落照,斜行白鳥入遙空。
            前人去后后人至,今古異時(shí)登眺同。
            卷652_6 「送婺州許錄事」方干
            之官便是還鄉(xiāng)路,白日堂堂著錦衣。八詠遺風(fēng)資逸興,
            二溪寒色助清威。曙星沒盡提綱去,暝角吹殘鎖印歸。
            笑我中年更愚僻,醉醒多在釣漁磯。
            卷652_7 「題龍泉寺絕頂」方干
            未明先見海底日,良久遠(yuǎn)雞方報(bào)晨。古樹含風(fēng)長(zhǎng)帶雨,
            寒巖四月始知春。中天氣爽星河近,下界時(shí)豐雷雨勻。
            前后登臨思無盡,年年改換去來人。
            卷652_8 「贈(zèng)上虞胡少府百篇」方干
            求仙不在煉金丹,輕舉由來別有門。日晷未移三十刻,
            風(fēng)騷已及四千言。宏才尚遣居卑位,公道何曾雪至冤。
            斂板塵中無恨色,應(yīng)緣利祿副晨昏。
            卷652_9 「上鄭員外」方干
            為郡至公兼至察,古今能有幾多人。憂民一似清吟苦,
            守節(jié)還如未達(dá)貧。利刃從前堪切玉,澄潭到底不容塵。
            潛夫豈合干旌旆,甘棹漁舟下釣綸。
            卷652_10 「桐廬江閣」方干
            風(fēng)煙百變無定態(tài),緬想畫人虛損心。卷箔檻前沙鳥散,
            垂鉤床下錦鱗沈。白云野寺凌晨磬,紅樹孤村遙夜砧。
            此地四時(shí)拋不得,非唯盛暑事開襟。
            卷652_11 「題澄圣塔院上方」方干
            地靈直是饒風(fēng)雨,杉檜老于云雨間。只訝窗中常見海,
            方知砌下更多山。遠(yuǎn)泉?jiǎng)萸q須引,野果枝低可要攀。
            若把重門諭玄寂,何妨善閉卻無關(guān)。
            卷652_12 「僧院小泉井」方干
            亦恐淺深同禹穴,兼云制度象污樽。窺尋未見泉來路,
            緬想應(yīng)穿石裂痕。片段似冰猶可把,澄清如鏡不曾昏。
            欲知到底無塵染,堪與吾師比性源。
            卷652_13 「過姚監(jiān)故居(一作經(jīng)陸補(bǔ)闕故居)」方干
            不敢要君徵亦起,致君全得似唐虞。讜言昨嘆離天聽,
            新冢今聞入縣圖。琴鎖壞窗風(fēng)自觸,鶴歸喬木月難呼。
            學(xué)書弟子何人在,檢點(diǎn)猶逢諫草無。
            卷652_14 「陪李郎中夜宴」方干
            間世星郎夜宴時(shí),丁丁寒漏滴聲稀。琵琶弦促千般語,
            鸚鵡杯深四散飛。遍請(qǐng)玉容歌白雪,高燒紅蠟照朱衣。
            人間有此榮華事,爭(zhēng)遣漁翁戀釣磯。
            卷652_15 「狂寇后上劉尚書」方干
            孫武傾心與萬夫,削平妖孽在斯須。才施偃月行軍令,
            便見臺(tái)星逼座隅。獨(dú)柱支天寰海正,雄名蓋世古今無。
            圣君爭(zhēng)不酬功業(yè),仗下高懸破賊圖。
            卷652_16 「尚書新創(chuàng)敵樓二首」方干
            下馬政成無一事,應(yīng)須勝地過朝昏。笙歌引出桃花洞,
            羅繡擁來金谷園。十里水云吞半郭,九秋山月入千門。
            常聞大廈堪棲息,燕雀心知不敢言。
            異境永為歡樂地,歌鐘夜夜復(fù)年年。平明旭日生床底,
            薄暮殘霞落酒邊。雖向檻前窺下界,不知窗里是中天。
            直須分付丹青手,畫出旌幢繞謫仙。
            卷652_17 「贈(zèng)李郢端公」方干
            非唯孤峭與世絕,吟處斯須能變通。物外搜羅歸大雅,
            毫端剪削有馀功。山川正氣侵靈府,雪月清輝引思風(fēng)。
            別得人間上升術(shù),丹霄路在五言中。
            卷652_18 「送孫百篇游天臺(tái)」方干
            東南云路落斜行,入樹穿村見赤城。遠(yuǎn)近常時(shí)皆藥氣,
            高低無處不泉聲。映巖日向床頭沒,濕燭云從柱底生。
            更有仙花與靈鳥,恐君多半未知名。
            卷652_19 「陸山人畫水」方干
            毫末用功成一水,水源山脈固難尋。逡巡便可見波浪,
            咫尺不能知淺深。但有片云生??冢K無明月在潭心。
            我來擬學(xué)磻溪叟,白首釣璜非陸沈。
            卷652_20 「郭中山居」方干
            莫見一瓢離樹上,猶須四壁在林間。沈吟不寐先聞角,
            屈曲登高自有山。濺石迸泉聽未足,亞窗紅果臥堪攀。
            公卿若便遺名姓,卻與禽魚作往還。
            卷652_21 「雪中寄李知誨判官」方干
            聚散聯(lián)翩急復(fù)遲,解將華發(fā)兩相欺。雖云竹重先藏路,
            卻訝巢傾不損枝。入戶便從風(fēng)起后,照窗翻似月明時(shí)。
            此時(shí)門巷無行跡,塵滿尊罍誰得知。
            卷652_22 「途中言事寄居遠(yuǎn)上人」方干
            舉目時(shí)時(shí)似故園,鄉(xiāng)心自動(dòng)向誰言。白云曉濕寒山寺,
            紅葉夜飛明月村。震澤風(fēng)帆歸橘岸,錢塘水府抵城根。
            羨師了達(dá)無牽束,竹徑生苔掩竹門。
            卷652_23 「雪中寄薛郎中」方干
            野禽未覺巢枝仄,稚子先憂徑竹摧。半夜忽明非月午,
            前庭旋釋被春催。碎花若入樽中去,清氣應(yīng)歸筆底來。
            深擁紅爐聽仙樂,忍教愁坐畫寒灰。
            卷652_24 「題盛令新亭」方干
            舉目豈知新智慧,存思便是小天臺(tái)。偶嘗嘉果求枝去,
            因問名花寄種來。春物誘才歸健筆,夜歌牽醉入?yún)脖?/footer>
            此中難遇逍遙事,計(jì)日應(yīng)為印綬催。
            卷652_25 「贈(zèng)鄭仁規(guī)」方干
            一石雄才獨(dú)占難,應(yīng)分二斗借人寰。澄心不出風(fēng)騷外,
            落筆全歸教化間。蓮幕未來須更聘,桂枝才去即先攀。
            可憐麗句能飛動(dòng),荀宋精靈亦厚顏。
            卷652_26 「送縉陵王少府赴舉」方干
            相看不忍盡離觴,五兩牽風(fēng)速去檣。遠(yuǎn)驛新砧應(yīng)弄月,
            初程殘角未吹霜。越山直下分吳苑,淮水橫流入楚鄉(xiāng)。
            珍重郄家好兄弟,明年祿位在何方。
            卷652_27 「路入剡中作」方干
            截灣沖瀨片帆通,高枕微吟到剡中。掠草并飛憐燕子,
            停橈獨(dú)飲學(xué)漁翁。波濤漫撼長(zhǎng)潭月,楊柳斜牽一岸風(fēng)。
            便擬乘槎應(yīng)去得,仙源直恐接星東。
            卷652_28 「東山瀑布」方干
            遙夜看來疑月照,平明失去被云迷。掛巖遠(yuǎn)勢(shì)穿松島,
            擊石殘聲注稻畦。素色噴成三伏雪,馀波流作萬年溪。
            不緣真宰能開決,應(yīng)向前山雜淤泥。
            卷652_29 「水墨松石」方干
            三世精能舉世無,筆端狼藉見功夫。添來勢(shì)逸陰崖黑,
            潑處痕輕灌木枯。垂地寒云吞大漠,過江春雨入全吳。
            蘭堂坐久心彌惑,不道山川是畫圖。
            卷652_30 「獻(xiàn)浙東王大夫二首」方干
            出鎮(zhèn)當(dāng)時(shí)移越俗,致君何日不堯年。到來唯飲長(zhǎng)溪水,
            歸去應(yīng)將一個(gè)錢。吟處美人擎筆硯,行時(shí)飛鳥避旌旃。
            四方皆是分憂寄,獨(dú)有東南戴二天。
            王臣夷夏仰清名,領(lǐng)鎮(zhèn)猶為失意行。已見玉璜曾上釣,
            何愁金鼎不和羹。譽(yù)將星月同時(shí)朽,身應(yīng)山河滿數(shù)生。
            泥滓云霄至懸闊,漁翁不合見公卿。
            卷652_31 「越州使院竹」方干
            莫見凌風(fēng)飄粉籜,須知礙石作盤根。細(xì)看枝上蟬吟處,
            猶是筍時(shí)蟲蝕痕。月送綠陰斜上砌,露凝寒色濕遮門。
            列仙終日逍遙地,鳥雀潛來不敢喧。
            卷652_32 「題贈(zèng)李校書」方干
            名場(chǎng)失手一年年,月桂嘗聞到手邊。誰道高情偏似鶴,
            自云長(zhǎng)嘯不如蟬。眾花交艷多成實(shí),深井通潮半雜泉。
            卻是偶然行未到,元來有路上寥天。
            卷652_33 「送王侍郎浙東入朝」方干
            自將苦節(jié)酬清秩,肯要龐眉一個(gè)錢。恩愛已蘇句踐國,
            程途卻上大羅天。魚池菊島還公署,沙鶴松栽入畫船。
            密奏無非經(jīng)濟(jì)術(shù),從容幾刻在爐煙。
            卷652_34 「贈(zèng)黃處士」方干
            閉戶先生無是非,竹灣松樹藕苗衣。愁吟密雪思難盡,
            醉倒殘花扶不歸。若出薜蘿迎鶴簡(jiǎn),應(yīng)拋舴艋別漁磯。
            到頭苦節(jié)終何益,空改文星作少微。
            卷652_35 「獻(xiàn)王大夫二首」方干
            都緣聲價(jià)振皇州,高臥中條不自由。早副急征來鳳沼,
            常陪內(nèi)宴醉龍樓。鏘金五字能援筆,釣玉三年信直鉤。
            必恐借留終不遂,越人相顧已先愁。
            功成猶自更行春,塞路旌旗十里塵。只用篇章為教化,
            不知夷夏望陶鈞。金章照耀浮光動(dòng),玉面生獰細(xì)步勻。
            歷任圣朝清峻地,至今依是少年身。
            卷652_36 「贈(zèng)五牙山人洗修白」方干
            變通唯在片時(shí)間,此事全由一粒丹。若取壽長(zhǎng)延至易,
            如嫌地遠(yuǎn)縮何難。先生闊別能輕舉,弟子才來學(xué)不餐。
            篋里生塵是閑藥,外沾猶可救衰殘。
            卷652_37 「處州獻(xiàn)盧員外」方干
            才下軺車即歲豐,方知盛德與天通。清聲漸出寰瀛外,
            喜氣全歸教化中。落地遺金終日在,經(jīng)年滯獄當(dāng)時(shí)空。
            直緣后學(xué)無功業(yè),不慮文翁不至公。
            卷652_38 「石門瀑布」方干
            奔傾漱石亦噴苔,此是便隨元化來。長(zhǎng)片掛巖輕似練,
            遠(yuǎn)聲離洞咽于雷。氣含松桂千枝潤(rùn),勢(shì)畫云霞一道開。
            直是銀河分派落,兼聞碎滴濺天臺(tái)。
            卷652_39 「題仙巖瀑布呈陳明府」方干
            方知激蹙與噴飛,直恐古今同一時(shí)。遠(yuǎn)壑流來多石脈,
            寒空撲碎作凌澌。謝公巖上沖云去,織女星邊落地遲。
            聚向山前更誰測(cè),深沉見底是澄漪。
            卷652_40 「贈(zèng)山陰崔明府」方干
            用心何況兩衙間,退食孜孜亦不閑。壓酒曬書猶檢點(diǎn),
            修琴取藥似交關(guān)。笙歌入夜舟中月,花木知春縣里山。
            平叔正堪湯餅試,風(fēng)流不合問年顏。
            卷652_41 「山井」方干
            滟滟濕光凌竹樹,寥寥清氣襲衣襟。不知測(cè)穴通潮信,
            卻訝輕漣動(dòng)鏡心。夜久即疑星影過,早來猶見石痕深。
            轆轤用智終何益,抱甕遺名亦至今。
            卷652_42 「偶作」方干
            直為篇章非動(dòng)眾,遂令軒蓋不經(jīng)過。未妨溪上泛漁艇,
            又為門前張雀羅。夜學(xué)事須憑雪照,朝廚爭(zhēng)奈絕煙何。
            若于巖洞求倫類,今古疏愚似我多。
            卷652_43 「賊退后贈(zèng)劉將軍」方干
            非唯吳起與穰苴,今古推排盡不如。白馬知無髀上肉,
            黃巾泣向箭頭書。二年戰(zhàn)地成桑茗,千里荒榛作比閭。
            功業(yè)更多身轉(zhuǎn)貴,佇看幢節(jié)引戎車。
            卷652_44 「感時(shí)三首」方干
            不覺年華似箭流,朝看春色暮逢秋。正嗟新冢垂青草,
            便見故交梳白頭。雖道了然皆是夢(mèng),應(yīng)還達(dá)者即無愁。
            破除生死須齊物,誰向穹蒼問事由。
            日烏往返無休息,朝出扶桑暮卻回。夜雨旋驅(qū)殘熱去,
            江風(fēng)吹送早寒來。才憐飲處飛花片,又見書邊聚雪堆。
            莫恃少年欺白首,須臾還被老相催。
            世途擾擾復(fù)憧憧,真恐華夷事亦同。歲月自消寒暑內(nèi),
            榮枯盡在是非中。今朝猶作青襟子,明日還成白首翁。
            堪笑愚夫足紛競(jìng),不知流水去無窮。
            卷652_45 「牡丹」方干
            不逢盛暑不沖寒,種子成叢用法難。醉眼若為拋去得,
            狂心更擬折來看。凌霜烈火吹無艷,裛露陰霞曬不干。
            莫道嬌紅怕風(fēng)雨,經(jīng)時(shí)猶自未凋殘。
            卷652_46 「贈(zèng)進(jìn)士章碣」方干
            織錦雖云用舊機(jī),抽梭起樣更新奇。何如且破望中葉,
            未可便攀低處枝。藉地落花春半后,打窗斜雪夜深時(shí)。
            此時(shí)才子吟應(yīng)苦,吟苦鬼神知不知。
            卷652_47 「與桐廬鄭明府」方干
            字人心苦達(dá)神明,何止重門夜不扃。莫道耕田全種秫,
            兼聞退食亦逢星。映林顧兔停琴望,隔水寒猿駐筆聽。
            卻恐南山盡無石,南山有石合為銘。
            卷652_48 「謝王大夫奏表」方干
            非唯言下變榮衰,大海可傾山可移。如剖夜光歸暗室,
            似驅(qū)春氣入寒枝。死灰到底翻騰焰,朽骨隨頭卻長(zhǎng)肥。
            便殺微躬復(fù)何益,生成恩重報(bào)無期。
            卷652_49 「送道人歸舊巖」方干
            舊巖終副卻歸期,巖下有人應(yīng)識(shí)師。目睹嬰孩成老叟,
            手栽松柏有枯枝。前山低校無多地,東海淺于初去時(shí)。
            若把古今相比類,姓丁仙鶴亦如斯。
            卷652_50 「送錢特卿赴職天臺(tái)」方干
            路入仙溪?dú)庀笄澹贡迾涫林行?。霧昏不見西陵岸,
            風(fēng)急先聞瀑布聲。山下縣寮張樂送,海邊津吏棹舟迎。
            詩家弟子無多少,唯只于余別有情。
            卷652_51 「題新竹」方干
            青苔劚破植貞堅(jiān),細(xì)碧竿排郁眼鮮。小鳳凰聲吹嫩葉,
            短蛟龍尾裊輕煙。節(jié)環(huán)膩色端勻粉,根拔秋光暗長(zhǎng)鞭。
            怪得入門肌骨冷,綴風(fēng)黏月滿庭前。
            卷652_52 「哭王大夫」方干
            俗人皆嫉謝臨川,果中常情□□□。為政舊規(guī)方利國,
            降生直性已歸天。峴亭惋咽知無極,渭曲馨香莫計(jì)年。
            從此心喪應(yīng)畢世,忍看墳草讀殘篇。
            卷652_53 「贈(zèng)乾素上人」方干
            苦用貞心傳弟子,即應(yīng)低眼看公卿。水中明月無蹤跡,
            風(fēng)里浮云可計(jì)程。庭際孤松隨鶴立,窗間清磬學(xué)蟬鳴。
            料師多劫長(zhǎng)如此,豈算前生與后生。
            卷652_54 「題應(yīng)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」方干
            中天坐臥見人寰,峭石垂藤不易攀。晴卷風(fēng)雷歸故壑,
            夜和猿鳥鎖寒山。勢(shì)橫綠野蒼茫外,影落平湖瀲滟間。
            師在西巖最高處,路尋之字見禪關(guān)。
            卷652_55 「題法華寺絕頂禪家壁」方干
            蒼翠岧峣逼窅冥,下方雷雨上方晴。飛流便向砌邊掛,
            片月影從窗外行。馴鹿不知誰結(jié)侶,野禽都是自呼名。
            只應(yīng)禪者無來去,坐看千山白發(fā)生。
            卷652_56 「春日」方干
            春去春來似有期,日高添睡是歸時(shí)。雖將細(xì)雨催蘆筍,
            卻用東風(fēng)染柳絲。重霧已應(yīng)吞海色,輕霜猶自剉花枝。
            此時(shí)野客因花醉,醉臥花間應(yīng)不知。
            卷652_57 「上越州楊嚴(yán)中丞」方干
            連枝棣萼世無雙,未秉鴻鈞擁大邦。折桂早聞推獨(dú)步,
            分憂暫輟過重江。晴尋鳳沼云中樹,思繞稽山枕上窗。
            試把十年辛苦志,問津求拜碧油幢。
            卷652_58 「月」方干
            桂輪秋半出東方,巢鵲驚飛夜未央。海上風(fēng)云搖皓影,
            空中露氣濕流光。斜臨戶牖通宵燭,回照階墀到曉霜。
            庾亮恃才高更逸,方聞墨翰已成章。
            卷652_59 「早春」方干
            運(yùn)行元化不參差,四極中華共一時(shí)。正氣才隨灰律變,
            殘寒便被柳條欺。冰融大澤朝陽覺,草綠陳根夜雨知。
            不信風(fēng)光疾于箭,年來年去變霜髭。
            卷652_60 「對(duì)花」方干
            清曉入花如步障,戀花行步步遲遲。含風(fēng)欲綻中心朵,
            似火應(yīng)燒外面枝。野客須拚終日醉,流鶯自有隔年期。
            使君坐處笙歌合,便是列仙身不知。
            卷652_61 「除夜」方干
            玉漏斯須即達(dá)晨,四時(shí)吹轉(zhuǎn)任風(fēng)輪。寒燈短燼方燒臘,
            畫角殘聲已報(bào)春。明日便為經(jīng)歲客,昨朝猶是少年人。
            新正定數(shù)隨年減,浮世惟應(yīng)百遍新。
            卷652_62 「題松江驛」方干
            便向中流出太陽,兼疑大岸逼浮桑。門前白道通丹闕,
            浪里青山占幾鄉(xiāng)。帆勢(shì)落斜依浦溆,鐘聲斷續(xù)在滄茫。
            古今悉不知天意,偏把云霞媚一方。
            卷652_63 「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」方干
            莫道東南路不賒,思?xì)w一步是天涯。林中夜半雙臺(tái)月,
            洲上春深九里花。綠樹繞村含細(xì)雨,寒潮背郭卷平沙。
            聞師卻到鄉(xiāng)中去,為我殷勤謝酒家。
            卷652_64 「送僧歸日本」方干
            四極雖云共二儀,晦明前后即難知。西方尚在星辰下,
            東域已過寅卯時(shí)。大海浪中分國界,扶桑樹底是天涯。
            滿帆若有歸風(fēng)便,到岸猶須隔歲期。
            卷652_65 「寧國寺(新城縣)」方干
            深僻孤高無四鄰,白云明月自相親。海中日出山先曉,
            世上寒輕谷未春。窗逼野溪聞唳鶴,林通村徑見樵人。
            此時(shí)惟有雷居士,不厭籃輿去住頻。
            清空輸入框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